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
主办单位:吉林省教育厅
国际刊号:1008-7508
国内刊号:22-1297/G4
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》来源期刊
       首 页   |   期刊介绍   |   新闻公告   |   征稿要求   |   期刊订阅   |   留言板   |   联系我们   
  本站业务
  在线期刊
      最新录用
      期刊简明目录
      本刊论文精选
      过刊浏览
      论文下载排行
      论文点击排行
      
 

访问统计

访问总数:50358 人次
 
    本刊论文
浅析应急广播现场编辑能力建设
  摘 要 本文对实际的应急广播案例进行分析,就如何在应急广播现场中组建编辑能力展开谈论。
  关键词 应急广播;现场;编辑能力;建设
  应急广播是指当出现突发事件时,以公共广播的形式,向公众提供动员指挥、信息分享、灾害预警以及协调救援等应急手段的宣传。应急广播以特定的频率,对事发现场进行定向播报,并尽最大可能为事发现场的当事人提供最为准确且安全的信息,在这环节中,应急广播现场工作人员的编辑能力是广播中的关键,为此,本文将对应急广播现场的编辑能力组建进行分析。
  1 应急广播现场编辑与普通编辑工作的差别
  1.1 场景不同
  应急广播现场编辑工作人员所处的环境大部分是事故现象,环境与传统的办公室内进行编辑相比,不仅脏乱差,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,例如,在地震、火灾以及爆炸现场的编辑报道等。而在这些紧急的现场进行报道时,一般都需要很多天的撰稿,需要真实感受事故现场情况。由于条件有限,很多现场编辑大部分都是身兼多职,才能够实现现场编辑工作。应急现场编辑工作对编辑人员的身体以及心理素质要求比较高。
  1.2 传播对象不同
  演播室中的编辑信息传播与接受对象之间存在这一定的距离,但是在应急现场中,编辑人员所传播的信息与现场对象零距离,能够一边报道,一边接受到信息对象的反馈信息。能够从信息反馈环节中,信息传播进行精确的把握,在这样的前提下,信息传播的对象更加具备针对性[1]。
  1.3 传播内容不同
  与普通的编辑工作相比,应急广播现场中所报道的内容比较直接、简单,同时针对性极强。一般情况下,应急广播现场编辑工作的内容有以下5个方面:权威警告、行动指导、心灵安慰、知识普及以及人际沟通等。
  2 应急广播编辑需要注意的问题
  2.1 信息发布的及时性
  应急广播现场编辑中最需要重视的问题就是“应急”,如果现场编辑所播报的事件不及时,那么将失去了应有的作用。根据突发事件的时间以及现场的实际情况,进行信息的及时发布。例如,在2013年4月份的芦山地震现场应急编辑中,应急电台在进行现场情况的应急报道,但是庐山气象局预测出该地区三天后将会发生大降雨,此时,应急现场编辑立即停止当前的播报工作,向当地居民报道暴雨事件。这样的处理方式,能够提醒灾区百姓防范泥石流。这样的应急处理模式,一方面实现了信息的有效传播,同时也体现了应急广播的应急功能。
  2.2 信息编辑的权威性
  当有危险事件发生时,人们的内心往往比较焦虑,同时对环境比较恐惧,此时应急广播现场编辑需要以灾区人们的内心安慰出发,向人们报道具有公信力的信息。这些信息的出现,能够对灾区人的内心进行抚慰,并对其行动进行指引,避免其出现危险行动。因此,应急现场编辑人员需要向人们发出具有权威性的信息,纠正谣言等。在芦山地震中,应急电台实时对现场灾区百姓沟通,在与百姓互动的同时,向他们指导如何保护自己等,并安排饮用水、食品发放以及疾病防治。在这样的形式中,一方面提升了应急电台在人们心中的地位;另一方面缓解了灾区灾情[2]。
  2.3 信息编辑的贴近性
  应急广播走进灾区,是新闻的价值体现,那么应急广播现场编辑所发出的信息需要具有一定的贴近性,所谓贴近性就是指,编辑所发出的信息能够与人们的现状相符合,并对其以后的工作有促进作用。在对天津塘沽大爆炸事件的应急广播中,在对现场人们的调查中发现,大部分人希望在应急现场编辑所发出的信息中得到政府部门的公告、救灾信息、灾害提示以及天气预报等,因此在实际的应急现场编辑中,需要现场编辑对这些内容进行着重报道。
  3 应急广播现场编辑能力标准
  3.1 具有良好的信息把握能力
  应急广播现场编辑能力是决定信息播报成功与否的基础,因此在实际的播报环节中,需要编辑人员具有超强的信息把握能力。在事故现场中,信息种类比较多,那么现场编辑人员应该如何提取出关键的信息并将信息传播出去,是实际应急现场编辑中的关键。在应急现场中,哪些信息必须播报,哪些不能播报以及哪些信息需要进行转换角度才能够播报,都是需要应急广播现场编辑对信息进行综合把握。例如,当发生地震时,芦山由于情况紧急,一个养老院内物资出现紧缺,并且老人们的情绪比较波动,老人们搀扶着来到芦山应急广播中心表示对救灾的不满,希望将该信息发布出去。看到这样的问题,应急广播现场编辑人员马上对老人进行安抚,并向他们解释救灾的情况,并与物资运输部门取得联系,希望他们尽快为老人们输送物资等,在这样一番处理下,将老人的情绪稳定下来。由此可见在实际的应急广播中,有很多信息是不能播报的。另外一种情况是,很多信息需要在转换角度之下才能够进行播报,如发生地震后,许多居民都撤离了居住地,居住地发生被盗事件。在对此事进行播报时,一方面不能引起骚动;另一方面需要积极转换角度,为听众带来希望。例如,在现场编辑人员与公安人员取得联系之后,将公安干警请到直播间,对地震后居民家中发生被盗事件的问题进行探讨。并在实际播报中提醒居民保护好物品,并告知百姓公安部门正在进行调查等。以这样的转换思路模式,能够稳定人心,警示犯罪分子。
  3.2 对紧急信息进行甄别
  信息的甄别对于应急广播现场编辑人员来说至关重要,如果信息有误,将在紧急事件播报中扰乱人心。因此,在实际信息筛选中,需要关注信息的真实可信度,例如,如果有不法分子在事件慌乱中向人们散布虚假信息以制造恐慌,需要应急广播现场编辑对虚假信息进行识别。在芦山地震中,有一对退休的教师夫妇,向应急广播中心发出申请,他们愿意免费为灾区孩子进行教学,该申请发出后,应急广播现场编辑人员并没有向灾区百姓广播,而是向公安机关提出请求,对该夫妇的真实身份进行核实,当审核通过之后,才将此信息发布出去,为灾区孩子提供教学。
  3.3 信息播报的情感共鸣
  在对应急广播现场进行采访时,如何实现在采访中引起被采访者与观众的共鸣,就需要实现采访从故事的捕捉上,转化为情感的交融。主要的实现方式有2点:第一,转变初始访谈气氛,从与被采访者处于一种陌生的关系中转变为知己;第二,在实际采访中,注意引起被采访者的共鸣,实现故事性的沟通。例如,能够引起被采访者共鸣,有可能是主持人一句感同身受的话,或者是一件相似的人生经历等,这些都是联络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的重要因素。
  4 结论
  综上所述,应急广播现场编辑工作与传统的编辑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别,为了对应急广播现场编辑的能力建设进行研究,在本文中,首先对应急广播现场编辑与普通编辑工作的差别进行分析,二者主要在编辑的内容、场地以及对象距离上存在着不同。在实际的现场编辑中,需要注意信息发布的及时性、权威性以及贴合性。优秀的现场编辑需要具有较好的信息把握能力、对紧急信息进行甄别的能力。

特别说明: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,非《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》杂志官网,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。
版权所有 © 2009-2024《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》编辑部  (权威发表网)   苏ICP备20026650号-8